experts
专家名片与学习交流

论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三要素

发布时间:2018-05-29

(本文为转载,相关权利义务归原作者(编者、出版者)所有,若存在错漏、版权等各种情况请告知,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魏登才

一般来说,智库核心竞争力由人才、产品、制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人才是构建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品是构建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制度是构建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保障。这三要素的构建对于中国智库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智库建设过程中,智库核心竞争力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智库核心竞争力由人才、产品、制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人才是构建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品是构建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制度是构建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保障。这三要素的构建对于中国智库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人才成长: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智库是思想、智慧等智力要素的集散地、富集区。智库工作对人才的依赖比任何一个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必须把“成长力”建设作为智库人才建设的首要任务。“成长力”就是指在一定时期,人才成长的质量和速度的综合能力。“成长力”理论是近年来西方管理学界最新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成长是一种创造性的行动,是有纪律的相互影响的流程,它能把企业内各个不同部分整合起来,协调一致地提升营收,是持续获利的能力;当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拥有相当的资源后,成长就会出现停滞,虽然经过削减成本,减员增效等努力,可能仍不见起色,面临着“成长”困惑;成长过程中质与量同等重要,优质成长体现在“内生性”上,组织和成员是共同成长的,成长应该循序渐进。
 
正确运用成长力理论指导智库人才队伍建设,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增强团队领导力。作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科学谋划组织的发展愿景,有的放矢制定运作策略并寻找获利工具。注重构建快速合作、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做出跨部门决策的高绩效文化并及时加以固化。要精心设计,帮助人才认同战略目标,提高跨部门合作效率的理念和方式。二是发掘人才内生力。将最优人才配置到关键岗位,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培训和反馈,加大人才参与力度,使团队的成长生生不息。三是提升工作胜任力。让员工参与绩效目标的制定,不断提高下属的工作自主权。绩效的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员工个人的工作,而应兼顾人际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四是强化组织执行力。重视过程考核,加大对组织制度、流程和技术执行力的考核权重,强化执行意识。五是激活个体组织力。由人才队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自我组织团队管理的组织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团队和自身发展方向和制度等。鼓励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社会组织,通过建立人才俱乐部、举办人才沙龙、人才论坛等活动,扩大高绩效人才队伍的影响力、辐射力以及人才的相互学习、合作与交流,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
 
产品质量: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国际上一些智库“百年老店”之所以享有较高的声誉,就在于其高度重视研究成果质量。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智库,应能生产出以下三类产品。
 
其一,咨政产品。智库以专业、客观和独立的方式,帮助决策者对政策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评估,进而体现政治决策机制的科学化。高水平的新型智库,需要充分介入政策制定的前端程序(如调研、意见征集、方案设计等)、中期建言(通过内参、研究报告等形式设计政策、框架)、后期完善(评估、完善及应对社会舆论)等所有过程。智库咨政产品的质量体现在:成果转化为法规、政策、规划、方案的条目数;获得党委、政府领导批示的件数;被党政机关内部报刊采用件数;被企业、社会组织采用的成果件数。通过上述渠道采用的成果多,则体现该智库推出的咨政产品多、质量高。
 
其二,思想产品。当今时代,知识和思想的溢价正在大幅增加。在诉求多元化的舆论环境下,新型智库在中国功能定位不能只满足于内部建言,而应起到政府决策层与社会舆论之间矛盾化解与协商沟通渠道的作用。好的智库产品产生的是富民强国的正效应,不合格的智库产品则可能带来祸国殃民的负效应。智库学者应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贴近大众的沟通技巧,通过出版论著、发表评论、接受采访等各种方式,对社会公众进行政策解读、普及,也可以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向决策者反映下一步诉求。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智库的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还应有一定思想性。智库学者应承担起“责任学者”“建言学者”的社会责任,将最中肯的见解传递给大众和决策者,为培养社会理性与思想解放作出贡献。智库思想产品的质量体现在:为主流媒体撰写评论、社论文章的数量;理论研究成果被报刊及新闻媒体转载、转播、解读的数量;引起社会大众热议、热传的理论著作、学术著作的数量;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培训班作理论报告的数量;为高校、企业、军队及社会有关组织作宣讲报告的数量;等等。
 
其三,学术产品。学术产品体现了智库工作者的洞察力、调研力、思辨力、表达力和群策力,也是智库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智库学术产品的质量体现在:承担国家和地方社科基金、软科学基金、高校人文社科基金课题研究的项目数;在全国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著作的数量;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文献刊物转载的数量;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及省级政府门户网站转载的成果数。
 
制度优势: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制度优势,一个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离不开制度优势。智库制度优势,可从以下八个方面评价。
 
一是良好的准入机制。智库机构在录用人员方面,采取考试与聘任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刚毕业的应届生,采取考试方式;而对于有决策咨询独特才能并已产生成果的人员,应采取聘任的方式。
 
二是开放的竞争机制。无论是课题、项目、经费、奖项、培训、职务(职称)晋升,一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机会均等、待遇均等、权利均等。
 
三是多元的评价机制。在智库成果评价方面,坚持用户、同行、社会评价的统一;坚持数量与质量评价的统一;坚持显性绩效与隐性绩效评价的统一;坚持领导与群众评价的统一。
 
四是灵活的经费管理机制。坚持将财政经费与社会资助经费区分开来;纵向课题经费与横向课题经费区分开来;直接成本支出与间接费用支出区分开来;履行岗位职责报酬与提供社会服务报酬区分开来。
 
五是便捷的成果转化机制。既有顺畅的智库组织与决策机关交流合作和沟通联络机制,又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载体的信息传播机制。
 
六是快速的信息获取机制。要能够密切接触决策层和核心人员,能第一时间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要具有与之相关的丰富阅历和实际管理经验;要能够知晓最新的研究动态,紧跟学术和社会发展前沿。
 
七是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智库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因经费资助方的利益诉求而使智库的公正客观特性受到影响,也可能出现智库成员在政策建议中寻求个人私利或伙同他人渔利的现象。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发挥纠偏的功能。
 
八是崇高的价值引领机制。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其最终竞争力是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强化智库组织坚持中国立场、中国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大局意识;深入调研、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识;为党献智、为民立言的价值追求;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学术氛围;开放、合作、交流、互鉴的人文情怀;志存高远、敢争一流的创业精神。

上一篇: 我司规划战略专家余猛受邀向全市各区县农委做“农业项目的包装与策划”主题培训
下一篇: 全过程工程咨询探讨
网站地图
公司概况
新闻动态
服务内容
招标采购专区
业绩案例
成果交流